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。知止而后有定,定而后能静,静而后能安,安而后能虑,虑而后能得。物有本末,事有终始。知所先后,则近道矣。
徐孺子年九歲,嘗月下戲。人語之曰:“若令月中無物,當極明邪?”徐曰:“不然,譬如人眼中有瞳子,無此必不明。”
於法開始與支公爭名,後精漸歸支,意甚不忿,遂遁跡剡下。遣弟子出都,語使過會稽。於時支公正講小品。開戒弟子:“道林講,比汝至,當在某品中。”因示語攻難數十番,雲:“舊此中不可復通。”弟子如言詣支公。正值講,因謹述開意。往反多時,林公遂屈。厲聲曰:“君何足復受人寄載!”
…相关:清穿之娇宠皇贵妃、我们在一起的第一个春夏秋冬、与你的1001天、她来看我的演唱会、关于人间小短篇那些事、秋的甜风、审核都无语、我的完美日常、猫师傅在师大摆摊的幸福生活、暑假对他一见钟情
人問殷淵源:“當世王公以卿比裴叔道,雲何?”殷曰:“故當以識通暗處。”
舊目韓康伯:將肘無風骨。
桓公讀高士傳,至於陵仲子,便擲去曰:“誰能作此溪刻自處!”
…